旅游業損失或達萬億,全面復蘇尚需一年
發布時間:2020-02-16
企業唯有做足準備,才能熬到天明。
受疫情影響,中國旅游業損失或超萬億元。而隨著疫情擴散,全球旅游業也將面臨嚴重打擊。
復工潮已至,熙熙攘攘的返工大軍開始流動,企業逐漸恢復運轉,但旅游業卻難言天明。
疫情之下,旅游業在春節黃金周期間整體陷入沉寂——景區關門、酒店空轉、餐館閉客,OTA平臺以及各大旅社更在承受虧損的前提下,依然費神于消費者的退改簽問題。
對旅游從業者而言,最為煎熬的是此次疫情仍未可知的終結時間。復盤非典可見,從疫情結束到旅游業各領域業務完全恢復至正常水平,少則需要半年,多則一年。企業唯有做足準備,才能熬到天明。
旅游業損失或超萬億
梳理疫情時間線,從武漢市首次承認新增病例至旅游業“休克”,間隔僅短短6日。
彼時離除夕夜不足一個禮拜,小紅書、馬蜂窩等社區中的旅游攻略早已雜糅進人們的出行計劃中。據攜程1月初發布的《2020春節“中國人旅游過年”趨勢預測報告》,今年春節長假預計有4.5億人次出游,超過30%的游客選擇在大年三十之前出發。但伴隨著疫情的迅速發酵,旅行團暫停、旅游景點關閉,春節黃金周告吹,旅游業受影響巨大。
如今,伴隨著疫情防控周期的拉長,各大景區開業尚無明確時間,旅游業總體損失將遠超5139億元的水平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2003年受非典影響,我國旅游業總收入為3442.27億元,同比下滑11.24%,若疊加2002年10%的同比增速,則非典影響旅游業20%左右的營收。若以2018年全國旅游業51278億元的總規模為參考,此次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或超萬億元。
復盤非典可見,旅游業無法在疫情結束后立即反彈。非典期間,我國對旅游業的管控時間大致為一個半月,從2003年4月11日起,直至5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解除香港和廣東的旅游警告。但直至2004年二季度,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才完全消失。
在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2003年二季度,黃山旅游、中青旅、桂林旅游等企業的營收增速大幅下滑,由此對全年營收影響在30%至40%左右(表2)。黃山旅游曾在2003年半年報中稱:“僅以今年‘五一’黃金周為例,公司共接待境內外游客2211人次,比上年同期減少92560人次,下降幅度達97.7%。”中青旅也表示,非典爆發的5、6月份,業務基本處于停滯狀態。
而面對此次疫情,眾信旅游表示,最差情況下,公司一季度收入預計相較去年同期減少10-15億之間。作為參考,2019年一季度,眾信旅游營業收入為24.58億元。未來,旅游業或要做好2至3個月沒有營收,乃至更長時間維持在很低營收水平的準備,其現金流將接受考驗。
種種跡象表明,相較于非典時期,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更為復雜。一方面,旅游業規模在近16年來增長約14倍,我國居民近年平均每年要出游三次以上。在此情況下,大量資金扎堆進入旅游業。天眼查數據顯示,我國目前共有超過26萬家旅行社及相關公司,其中超過75%的旅行社成立于5年以內。不少企業在人工、房租等成本不斷攀升的趨勢下“負重前行”。此次疫情爆發,或將給部分企業的現金流帶來難以估量的壓力。
而今搜索美團可知,在麗江、陽朔等景區,大量餐飲門店已暫停營業,酒店客房大部分處于空置狀態。據榛果民宿統計數據顯示,2019年,房東們一年平均新增4套新房源,有7%的房東甚至一年新增10套以上。
旅游業收入不僅來自觀光游覽、度假休閑,還包括商務出差以及探親訪友等,而今受封城停工、限制人口流動等舉措影響,自1月20日以后我國人口流動下滑明顯(圖2)。據交通部數據,2019年2月4-10日,全國出行人數高達4.21億人次,而今年1月24日-30日僅為1.52億人次,同比下降63.9%。人口流動性下滑,意味著更多依賴差旅、日常消費為主的餐飲、酒店類企業受到疫情波及。而停工對各企業、個人所帶來的經濟壓力,或進一步抑制旅游業回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