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旅夜经济需平衡地域“温差”
发布时间:2020-01-17
目前北京夜间文旅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热度不均现象,是本市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。
夜经济与文化旅游,北京消费的两大热点碰撞在一起,如何才能释放1+1>2的效果?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今年本市将实施“点亮北京”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计划。一时间,夜间文旅再次为市场打开了一片广阔的想象空间。1月15日,北京商报记者就北京如何挖潜夜间文旅消费的问题,采访了多位市人大代表。同时,市文旅局副局长王粤也告诉记者,下一步,中轴线以北,尤其是海淀、中关村地区需重点解决夜间演艺资源不足等问题。
新市场热度不均
在夜经济概念快速蹿红的今天,夜经济和文旅两大关键词早已紧密地“捆绑”在了一起。
然而,今年北京市两会期间,市文旅局以及多位相关领域代表也直言,目前北京夜间文旅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热度不均现象,是本市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。
王粤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此前,北京东西部夜间旅游消费存在一定的热度差,北京的夜间旅游热点主要集中在朝阳CBD等东部地区。“去年上述问题已经有所缓解,西部也出现了五棵松华熙这样的新热门区域,不过,目前,夜间演艺等资源仍主要集中在中轴线附近和中轴线以南,中轴线以北相关布局还不充分。”
市人大代表,北京市文投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周茂非也认为,北京还需进一步均衡夜间文旅资源,西部的几个区与东城、朝阳、西城西侧确实存在落差。
其实,身处市场之中的企业,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夜经济的“温差”,市人大代表,荣宝斋党委书记、副总经理朱涛表示,荣宝斋老店所在的琉璃厂大街之中,大多数“老主顾”都已经有了固定的消费习惯,他们会选择在白天到店内购买艺术品,夜间到店的消费者数量并不多,“之前,琉璃厂大街曾开了营业到深夜的咖啡书屋,但经营效果并不理想”。
夜间文旅避免千城一面
“2019年,随着本市几个商圈的布局和对外开放,北京夜间旅游消费出现了明显的提升。”王粤介绍,在公共交通、地面公共服务的配合下,北京的夜经济商圈建设也带动了西部地区旅游消费快速升温。她进一步解释称,五棵松华熙周边除了拥有便捷的轨道交通设施外,还有一些民营博物馆、艺术馆也增加了夜间开放,加上夜间经营的电影院、餐饮等设施,都为这一区域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夜间生活空间。
市人大代表,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李桦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,去年,发展夜间经济为前门大街带来了流量增长。据李桦介绍,去年,前门大街尝试商户外摆,开设啤酒广场、网红快店等活动,商圈客流热度快速上升。比如,荣宝斋教育在前门大街的门店推出了体验中轴夜间文化活动,截至目前,这一项目吸引了2万名儿童在傍晚时分前往前门大街。
尽管各个项目在开发夜经济潜力方面都尝试了一些新做法,但当前市场上仍缺少对于目的地城市综合性夜游产品的打造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表示,包括北京在内,很多城市夜间旅游产品仍较为单一,开发深度不足。只有合理布局,避免千城一面,才能充分发挥出旅游之于夜经济的引擎作用。
演艺蕴藏巨大想象空间
夜间文旅方兴未艾,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,在挖潜北京文旅夜间消费的路上,演艺可谓是一辆满载商机的“顺风车”。
就在本周,北京市文旅局发布消息称,今年,本市将以各种文化旅游和节庆活动为载体,市区联动,形成活动带动消费。同时,北京还将以旅游演艺为突破口,打造“秀北京”旅游演出品牌。通过推动文化旅游消费,丰富夜间游览产品、夜间演出市场,优化夜间演艺服务,进一步促进文旅消费。
对此,周茂非表示,目前首都市场上夜间演艺供给虽然已达到较高水平,但针对旅游人群的演出产品还较少,全市尚未出现能成为北京入境游标志性品牌的大型驻场演出,“受到气候条件限制,深秋和冬季北京很难开展大型室外演出,因此,相关企业可以更多地开发一些大型室内项目”。